第十四章 珍珠的好奇心 2、玉米地里的古怪事 (四)续(2 / 3)

小沙虫的池塘 成宛 3581 字 2021-12-16

!就连这看似普普通通的种地,似乎一旦引入了科技的一点点力量,给农民们带来的简直就可以说是一场巨变!

“老师,今天这件事情让我想到了一件事情!”一直低头思索的英哥这时候说话了,“大家都知道那边稻田里面又老乡们放养的稻花鱼吧!稻田里水养了鱼,稻子植株给水中增了氧,鱼儿们吃杂草和害虫让稻子长得更茁壮,鱼的粪便还能增加稻田养分让稻田增产!看来这‘套种’的模式可不是咱们现在的发明!很久以前咱们那些农耕的先辈们可就已经发明出这样了不起的和谐共生的种植和养殖的模式了!”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 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看热门神作 抽888现金红包!

“对!英哥说的对!这让我也想到了江南那边常见的‘桑基鱼塘’!”小川一下子就想起了自己从书本上看到的有意思的事,“据说那就是一种江南很古老的种桑养鱼的模式。桑树们种在鱼塘之间池埂上,桑叶养蚕,然后蚕沙、蚕蛹拿来喂鱼,鱼儿的粪便肥了塘泥,塘泥再拿来给桑树施肥!就这么循环往复,鱼儿肥美、桑树茂盛、蚕丝成堆!”

“大家说的都对!所有的巧思看似轻而易举、顺理成章,但其实那都是不知道多少代人劳动智慧的结晶!我们有很多现在的科技思路都是得益于先辈们的智慧呢!所以我们中的每一个也都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呢’!四大文明古国,只有我们中华文明从古延续到今绵绵不绝。传承,并且在传承中不断改进、完善,在完善中再追求新的卓越!这就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做到了的事情!”

万老师的话让同学们新潮澎湃,珍珠和黑子都听的有点激动了!它们从没想过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养育出的人们是这样的了不起!这让它们不由地也觉得自己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对了,你们还记得昨天在花萼山上见到的那位退伍军人吧!”万老师扫视了一下学生们,“你们记得吧,他的愿望就是可以通过萼山尖贝的特种种植让那些离家外出打工的乡亲们重新回归土地,回归他们的家乡!这和我们这些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啊!如果我们发明的新技术可以让这些新时期的农民们,他们非但不用背井离乡而是可以在自己家乡用科技和自己勤劳的双手就能创造和他们的辛勤付出成比例的财富的时候!‘共同富裕’的一天才真正来临了!”

大家说话这么久,地面上几朵张开洁白纱裙的竹荪已经完全长成了!小瑞姑娘蹲下身子,扯下一小片玉米叶子,隔着玉米叶轻轻摘下了竹荪墨绿色的尖尖帽子扔在一边,然后两根手指夹住竹荪从“裙子”最下方的地方一掰,一朵竹荪就被完整的摘了下来。另外两位女生也觉得好玩,她们也模仿小瑞的动作各自采摘了一朵洁白无瑕的竹荪。

小胖子奇怪地捡起地上被几个女生扔掉的墨绿色的尖尖帽。“哎呀!”他叫了一声,嫌弃地甩着手就把这几顶尖尖帽又给甩到了地上,但是他的手掌心和捏过尖尖帽的手指尖却都已经粘上了黏糊糊墨绿色的脏东西。他忙不迭地拽过一片玉米叶子就在上面蹭起手来。

“没关系的小胖!”小瑞举着漂亮的竹荪蘑菇,笑着安慰小胖子,“你手上只不过粘上了这竹荪的孢子!那不是什么恶心东西!”

“孢子?可是我怎么觉得它臭臭的?”小胖子不相信小瑞的话,还是拼命擦着手。

“小胖,那绿粘液的确是竹荪传播孢子的特殊方式!”

万老师肯定了小瑞的说法,却又引起了大伙儿的兴趣。

“这竹荪,大家别看它是蘑菇,但是它却和好多把孢子藏在菌伞下面的菌褶里面的蘑菇不一样!它的孢子不仅长在菌伞表面,而且根本就没办法随风飘散。”

说着,万老师把小胖子丢在地上的尖帽子又捡起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