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9章 严查(2 / 3)

北雄 河边草 3169 字 17天前

主理唐俭一案,京师乃至地方一应衙署,皆不得故意阻挠,拒不配合者,立即拿问。

凡涉案之人,严查过往,从严论处。

刑部,军情寺,大理寺参与审理,务求公正,不得有任何偏私。”

李破定定的看着王珪等人,目光幽深,“你们要记着一条,朕不会说第二遍,朕不是要穿凿附会,铲除异己。

案子就是案子,不需掺杂太多,卿等明白朕的意思吗?”

王珪率先躬身道:“臣明白,不管涉案为谁,铁案如山之下,亦当俯首。”

李破皱了皱眉头,这个回答让他很不满意,他的目光看向杨恭仁和戴胄。

杨恭仁会意,立即道:“陛下放心,臣等不会牵连无辜,办下来的案子即成铁案,王寺卿是言官,深知言官口舌之厉害,必然不会留人话柄,让陛下为难。”

戴胄又慢了一步,不过他这人本就不是反应很快的人物,而且年纪差着王珪,杨恭仁许多,官场经验不足,面君时难免紧张。

“陛下,法不轻设,亦不虚加,臣不多言其他,秉公执法而已,此正臣之职责所在,须臾不敢懈怠。”

李破多看了戴胄两眼,朕的包拯出现了吗?魏玄成呢?出来走两步。

戴胄是去年长孙无忌卸任后,以大理寺少卿继任的大理寺卿,之前他还在刑部待过,也当过御史言官。

另外还代表刑部参与过唐律的修订。

用后来人的说法,这是个标准的从执法圈出来的人,在朝中有着铁面无私的名声,一些人私下里叫他戴石头,说这人又冷又硬,像快顽石。

李破点头道:“卿等明白就好,朕向来觉得行大于言,说的万般好都不如做的好,去吧,十月了,在辽东有功将士回京之前,把案子办清楚。”

王珪脸色微变,他知道自己会错了意,他还以为皇帝顾忌的是涉案之人的身份……然后就说错了话……

王珪很是后悔,君前答对的风险就在这里,有些话一旦出口,就表明了你的态度,他这刚被诏为主审,就犯了错,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事情吗?

王珪嘴里泛苦,却也不便多言补救,不然就有欲盖弥彰之嫌,算是一错再错。

他宦海沉浮多年,随即就把心态稳了下来,陛下也说了,行大于言,说了什么不要紧,只要之后别把案子办差了,小小失言也没什么。

…………

元贞九年十月间的长安,谣言像冬日里的雪花一样满天的飞。

唐俭一案在份量上肯定比不得科场舞弊案,因为没有涉及到朝中高官,兵部尚书尉迟信算是顶格了,而且只是擦了个边,严格来说不算涉案之人。

但从涉案人数的规模来说,却不差科场舞弊案什么,只这两年间,经由唐俭等人之手“入仕”的人陆续查实的就有上百人之多,利益链条已经被他们操弄的非常成熟。

重灾区不能说是权贵子弟,而是科场落榜的贡生,因为这个群体已经堪堪有了入仕的资格,只要门路对头,入仕是早晚的事情。

这样一来,涉及的就不止是京中的各个衙署了,还有地方上的各个衙门,尤其是京兆各县。

这里是最好的“转手”之地,经由京兆辖下,或进入京中各衙署任职,大部分人选择的则是外放。

正好前些年吏部消减冗员,顺便清查官员过往,所以各地缺职颇多,也给了唐俭等人上下其手的机会。

而兵部又和卫府关联,经此操弄,从军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各地陆续建立的折冲府是首选。

一个月下来,王珪等人查的头上冒烟,心中寒意却是越来越浓,用戴胄的话说,“骇人听闻,从未见过如此恶例。”

实际上前隋大业末年,各地都出现了买卖官爵的事情,唐俭等人这也不过是照本宣科而已。

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