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和内生。
后面正式进入聚团,孙晓飞坦言说,真正打动他的不只是后台系统,而是许江河描绘的那个本地生活服务的商业生态。
孙晓飞不是一个人加入了,他还喊来了两个志同道合的同事。
对此许江河当然是欢迎,因为都是即战力,还是一加二大于三的团队型即战力。
聚团最近挖了不少高人。
而且来了一位之后,基本都会跟着第二位和第三位。
这就是所谓的人脉杠杆,但归根结底还是聚团的硬实力够强,而且这是方方面的,企业的潜力,战略,文化……等等等等,你来了你就知道了。
当然了,也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高管雇佣兵自带人马难免会形成内部小团体,但这不是问题,许江河也不是吃素的。
高管雇佣兵的优点在于即战力和带动力。
比如说某个方向某个具体部门,聚团本身也存在,只是比较草台,人员很嫩,这时候空降一个业内知名的高人,能在短时间内整合这个部门,同时带动整体成长。
但你要上来就搞得很明显,那许江河只能说对不起了。
之前某个部门就是,搞得太明显,后面一个老员工当场翻脸,闹大了,闹到许江河的这里了,老员工象征着的调走,那个高管自己自动走人。
其实许江河早就不爽这个高管了。
反正经过这个事儿,内部好了很多,高远私底下还感叹过,说老许你果然在按着这一手。
十一月中旬,聚团的第一款第一代商家后台系统成功问世,然后孙晓飞找到了金陵本地的几家大型连锁型的餐饮商家展开免费试点合作,反馈很好。
这个业务不能急,要有耐心,要做长期。
因为前期硬件成本高,市场要求也高,现阶段契合的主要是大型店和连锁店,像那些街边小店就没法做,首先配电脑这一步就没得谈了。
但这不是问题,这几年商业综合体发展迅猛,商场消费餐饮业态在疯狂增长,这一类和专业的后台系统天然契合,具备强烈需求。
道理也很简单,想要提升效率,数字化是最直接的出路。
至于小商家,说一句实话,小商家没有选择权,因为时代的发展会迫使他们主动参与跟随。
十月份,聚团一举开出了七家城市站。
再金陵、江城、杭城和沪上之后,新增了京城站、津城、济城、庐城、苏城、郑城……等华北部省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