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一个“死去”的村子(2 / 2)

的每天宣传,也很少有人愿意拿起锄头下地干活的,而是躺平在家,吃完下发的最后一粒种子,然后又等领粮食的办事处门口,如此循环往复。

接下这大烂摊子的宇智波可愁了,这世上总有工作手册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他就是那个碰上的倒霉蛋。

可问题不会因苦恼而消失,人总是要面对现实,所以这位倒霉蛋翻遍了案例,在掉了无数头发后想到了一个朴实无华的办法。

既然村里人不爱动脑子,而他们又碍于规则,不能明着指挥他们,那不如引进“外资”,把村子的资源外包给靠谱的人规划。这样,村里能得到一笔启动资金,继续完善基本设施。而“外包”资源,实际上还原了曾经奴隶与奴隶主的一部分生存方式,村里人还是更加适应打工和日结工资的生活。

而想要彻底改变这种模式,他们只能从下一代入手,强制村里的孩子上学读书,接触到外面的世界。等这批孩子长大了,或许就能解决当下的问题。

考虑到如今的“晖”正遍地开花,预算紧张,这位倒霉蛋哪怕知道提交的申请肯定会批也没有立刻这么做,反而趁着回北辰开会的那几天满世界找人聊天,逢人就推销他的辖区,结果就和早就动了心思的悠和一拍即合了。

要说悠和为什么敢投资,那又绕不开他的兵工厂了。

那里并不只有拖家带口的工人,也有在这里挣钱,再把钱转到家乡亲人手中的工人。兵工厂的订单从未断绝,待遇也没差过,要是真的太贪,底下的人早就该联合举报了,这也让工人们成了最先富起来的那批人之一。

当工人的钱留到了家乡,他的亲人几乎毫无例外地选择了用余钱购置土地,再租用本村的人进行耕种,完全复刻了曾经地主们的行为方式。

可以预见,过不了多久,新的地主就会诞生,现实一如鸣人担心的那样不断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