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暴殄天物(2 / 2)

崇祯:30年不上朝 汉卫 2016 字 3个月前

有疑虑,谓税重苦民,此大谬也!

官府征赋,非为一己之私,实欲保万民安宁。衙署之吏,昼夜操劳,缉盗匪、断狱讼、修水利,皆需钱粮支撑;

守土将士,披坚执锐,御鞑虏于塞北,剿流寇于中原,若无兵饷,何以持戈卫民?

若因惜此锱铢,致府库空虚,官吏怠政,边防空虚,则贼寇必乘虚而入,烧杀掳掠,鸡犬不宁。彼时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税赋之轻,又何益之有?

昔倭寇犯境,烧掠江南,戮屠沿海;流贼肆虐,劫官粮仓,夺民耕牛。若无朝廷大军,如何保百姓太平。

今欲长享安乐,唯有官民同心,共输赋税。官绅一体纳粮,商贾依法完税,此乃天下大义,亦为子孙计也!

*****************************

崇祯看着太子的铁血手段,满意的点头道:

“看来太子明白朕的意思,小小年纪就敢如此果决,又是革除功名、又是斩杀乱民,还不经请示朕,就果断迅速的发下诏令。

下面的官员若是做出岔子,引起更大民乱,肯定会激起更大的乱子,到时候,天下人必然群情激愤,上奏罢黜太子的奏疏能淹死他。

这可谓敢于担责,替朕背下所有骂名。

太子显然能看到这些,但依旧能毫不畏惧的迎难而上,披荆斩棘,是个干大事的孩子,是个明君苗子。”

他想了想,提笔写道:

“太子监国以来,殚精竭虑,举措得当,此次革新税政,深合朕意,尽显睿智之姿、明君之范!”

给儿子做好皇权背书和定心丸后,他继续翻看奏疏。

全国各地的军政在眼中快速略过,太子和内阁的批示都很适宜,崇祯心中甚至轻松。

待快速览过了300余份奏疏,他又拿起锦衣卫和东厂的秘奏。

不多会儿,崇祯眼神一窒,惊道:

“方以智竟然向内阁进献了自己的着作《通雅》与《物理小识》。

内阁竟然不理睬,退回去了?暴殄天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