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沐府天波(1 / 2)

崇祯:30年不上朝 汉卫 2140 字 3个月前

副将望着山下连绵不绝的明军大营,眉头紧锁:

“王爷您看,那营盘一眼望不到头,足有五万人马。

虽说里头掺杂着不少民夫,但刀枪在手皆是敌人啊!

可咱们这边,满打满算才九百弟兄,即便是夜袭,也有鸡蛋碰石头的感觉。”

张定国负手而立,目光扫过那片营垒,嘴角勾起一抹笃定的笑意:

“你道领兵的是谁?云南黔国公。

此人十岁便袭了爵位,自幼长在锦绣堆里,周遭尽是妇人孺子,何曾真刀真枪上过阵?这般规模的大军,绝非他能驾驭的。

再者说,他麾下人马繁杂,有卫所出来的老兵油子,也有云南土司的私兵。

这些人马各有各的盘算,各听各的调遣,平日里分粮饷、论功劳就争得面红耳赤,一个养在深宅的国公爷,如何指挥调动起这盘散沙形成合力?

只要生乱,敌营绝对快速崩溃。”

张定国见副将眉头仍未舒展,索性上前一步,声音里添了几分锐色:

“你再想想,那沐天波若真有几分野心与能耐,怎会坐拥五万兵马屯在滇蜀边界,却迟迟不敢挥师北上四川夺取府县争功?

而是屯兵此地无所作为?

说什么'守土',依我看,不过是胆怯罢了!”

副将道:“他是黔国公,没有狗皇帝的圣旨,不敢率军出境吧。”

张定国应道:“若他如此墨守成规,见四川丢失都不敢收复故土报效国恩,此人更不足为虑。”

他指着山下搬运物资的明军,笑道:

“这群人在这儿驻了快一个月,早已经归心似箭,今日得了沐天波的退兵军令,心里全是怎么尽快回家上婆子、抱娃子。

哪还有半分战意?正是我们偷袭的好时机!”

张定国猛地攥紧拳头,声音陡然转厉:

“传令下去,今夜便给我往死里杀!务必让这群滇军尝够苦头,杀得他们魂飞魄散!

今日打怕了他们,日后我军南下,才能少受许多阻碍!”

副将听得热血上涌,再无半分犹疑,抱拳躬身,声如洪钟:

"末将领命!"

张定国又道:

“还有,尽可能的抓俘虏,尤其是土司麾下的奴隶,那些人,将是我们最好的兵员!”

*******************

成都。

行宫内。

崇祯以阆中为中心,指尖在地图上缓缓扫过,最终停留在西南一隅的云南贵州地界。

心道:

“李定国要么去大巴山、秦岭、陕北或者藏区藏匿,要么去寻刘宗敏庇护,或者,他会去云贵二省藏身。

云贵高原多是崇山峻岭,林深草密,是他藏身修养的好地方。

再加上那里卫所兵力薄弱,土司们各据一方、互不相统,倒给他留出了辗转腾挪的余地。

想到此处,他眉头微蹙,指尖在云南边境重重一点:

“沐天波在那边屯着五万兵马,不知道能不能遇到张定国,并及时把消息报上来。”

他恍惚想起穿越前读过的《鹿鼎记》,书里沐王府那群人扛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拼死周旋的故事还历历在目。

那时崇祯特意翻查过沐天波的事迹。

知道此人在崇祯元年便奉诏承袭了黔国公爵位,连带着接过云南总兵官的印信。

由于年幼,兵权实则由云南巡抚代掌,府里的大小庶务又落在母亲陈太夫人与管家阮氏兄弟手里,他这个 “总兵官” 更像个坐享其成的牌位。

明末国力衰微,云南地面上已闹得 “网利营私,土司多叛”,乱象丛生,可沐天波那把黔国公的椅子,终究还是稳稳当当的。

直到崇祯驾崩、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