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塌了大半,却正好可以作为临时的营盘依托。
崇祯看了看地形,背靠小山,前有开阔地,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小溪,取水方便且易布置防御工事。
“就在这里扎营。” 他再次下令。
张同敞跟着勒马,心里渐渐明白了崇祯的用意:不急不躁,步步为营,既不主动挑衅,也不暴露破绽,这是在以静制动,逼着刘宗敏先沉不住气。
他望着远处的闯军大营,忽然觉得这场仗的胜负,或许从扎营的这一刻起,就已注定。
京营士兵再次忙碌起来,拆毁废弃的房屋取木料,用泥土加固营墙,一切都在沉默而高效地进行着。
远处的牛首山上,隐约有闯军的哨兵在了望,却始终没有动静, 一场无声的较量,已在这五里之遥的距离间悄然展开。
一个半时辰后。
将士们搭建起三丈高的了望塔。
身由粗壮的松木拼接而成,每一层都铺着厚实的木板,四周还捆扎着防护的藤牌。塔顶上悬着一面明黄色的小旗,在风里猎猎作响,老远就能瞧见。
崇祯拾级而上,登上塔顶,到了塔顶,他扶着栏杆站定,江风迎面吹来,拂动他的衣袍下摆,将远处的景象清晰地送入眼帘。
贼军营帐大多是灰黑色的粗布所制,形状各异,有的歪歪扭扭地搭在树底下,有的挤在一起几乎分不清彼此,层层叠叠地向山后蔓延,望不到尽头,显然是仓促搭建起来的。
大营前方的开阔地上,贼兵正在挖掘深壕,沟边的土埂上还留着新鲜的泥土,显然挖掘的时日尚短。
壕沟之间的空地上,密密麻麻地摆放着拒马和鹿角 。
拒马是用削尖的硬木交叉捆绑而成,鹿角则是将带刺的树枝捆在木桩上,鹿角则是将带刺的树枝捆在木桩上,
崇祯的目光越过这些工事,投向营中。他眯起眼,隐约能看到更多细节:
营门口的空地上,有不少穿着破烂甲胄的士兵在操练,有的举着长矛东倒西歪地刺向稻草人,有的握着刀在原地劈砍。
还有的干脆坐在地上晒太阳,任由军官在旁边破口大骂也懒得起身。显然是临时拼凑的队伍,毫无军纪可言。
靠近山脚的位置,有几处被木栅栏围起来的地方,里面隐约能看到一些妇孺的身影。她们穿着粗布衣裳,有的在缝补破衣。
还有些孩子在捡拾柴火,显然是被裹挟来的百姓。
崇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里渐渐有了底。这样的军队,看似人多势众,实则外强中干。
“看来,这场仗,比预想中还要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