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也是,要忙屋里,还要忙地里,确实挤不出完整的时间。”陈姐这样一说,刘婶也顿时反应了过来。 除了一天三顿饭需要煮以外,还有全家人的脏衣服需要洗,还有家里养的家畜需要喂养,确实琐事多。 毕竟各家情况不一样。 刘婶家里,有公公婆婆帮衬,公公婆婆都还算硬朗,加上土地本来也不多,所以地里的活,大部分都被公公婆婆老两口承包了。 再加上,家里的一天三顿饭菜,也有婆婆帮忙操持。 刘婶自然能轻松些。 但各家情况不同。 有些家庭人口少,有些家庭老人也不会帮衬小辈,各家有各家的相处方式。 “确实,时间不自由的话,这工作时间固定的活,就干不了。” 这让吴书容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吴书容想了下建议道:“这情况,我目前能想到的办法就是,上午去集市上耽误半天的时间赶集卖东西。” “中午和下午的时间就回家,忙屋里和地里的活。” “陈姐,其实我们日化厂的产品,你可以试着进货去镇上的集市上摆摊售卖。” “这活每天只耽误半天时间,剩下的半天时间还可以回家,忙家里的事情。” “我觉得这活比较自由,关键是如果卖得好,根本不比别人打工赚的少。” 吴书容想了下这销售自家日化厂里面的产品正合适呀。 时间更自由,赚不赚钱,那就全靠自家卖东西的口才了。 农村人谁不会卖东西呀, 不管是自家产的鸡蛋鸭蛋还是地里产的水果蔬菜,都得拿去镇上卖才行。 不然怎么换成钱。 只是看各自卖的价格高与低而已。 “这卖东西是不是太耽误时间了呀。我公公婆婆那年纪,干地里的活干不了,倒是适合去摆摊卖东西。” “你这想法就不对了,这卖东西又不是老年人专属。 年轻人也可以卖嘛, 只要卖得好,收入可以,完全不比去帮人打工差呀。” “村里好些人,进货去卖日化品还是赚了些钱,不然为什么能坚持那么久?” “如果第一次进货去卖的时候,没赚钱。 那之后肯定也不会再去进货了。 这既然又去进货了,肯定是或多或少赚了点钱的。”不然谁愿意一直花时间白干呀。 吴书容认为这摆摊卖厂里产品的事情,还是挺靠谱的。 就说前几天回娘家,就大嫂孙芳芳之前想着帮吴书容家推销日化用品,所以孙芳芳让她的娘家亲戚们都买了一些。 其中孙芳芳娘家那边一个亲戚,见这日化用品还可以,又专门请孙芳芳帮忙牵线从厂里进了一批货,趁着年前的功夫,去山下集市上摆摊售卖。 尽管这摆摊卖东西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但好歹时间自由, 关键是就村里人来说,进货风险基本为零,完全后顾无忧,的确可以试试。 “可我不擅长卖东西,每次卖东西都没法卖个好价钱。” “咳,这卖东西有啥擅长不擅长的,别想那么多,只要豁得出去,大声卖力吆喝。 客人来了,你看别人卖什么价,你也卖什么价不就行了。 只要卖出去的价钱有的赚,不亏钱就行呀。” “说的也是,就跟我们家去年卖李子一样,去年市面上的李子太多,不好卖。 但我的李子还是卖得快,主要是很多都是老顾客。 上一次赶集买过我卖的李子的客人,下次赶集的时候遇上了,还会选择买我的李子。 因为每位客人买了李子以后,我一般都会额外送一小把给他。 其实一小把李子也没几颗,但大家都爱贪图小便宜呀,所以李子卖得快。” “哈哈哈,要这么说,我也
第582章 出主意(1 / 2)